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切换 >> 正文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课程《钢铁科学与技术前言》第五讲:高端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

创建时间:  2021年05月11日 09:46  高珊    浏览次数:


5月10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我校联合开设的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课程——《钢铁科学与技术前沿》第五讲开课。本期主题为“高端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由我国冶金材料领域知名专家、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院士主讲。本次课程主要讲述了全球制造业格局变革的情况,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先进制造领域发展、新能源领域发展、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及其智能化、新材料的应用市场及面临难题等多方面。

干勇院士首先指出我国只用了40多年的时间,追赶了西方国家20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从全球角度来看,全球制造业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需要重振制造业来争夺和维护其全球产业链高中端位置;新兴大国制造业也正迈向中高端,但结构转型的过程艰难;资源富集国家被锁定在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产业链中高端举步维艰;“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产能合作,可促进世界经济和产业再平衡;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快速推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干院士提出了四点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一、以集成电路和第三代半导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重点。在这方面,国内产业资源分散,科技攻关同水平重复,企业产品低价位竞争,基础研究、高端产品和新技术研发乏力,高端芯片人才匮乏;二、以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领域发展重点。90%以上的高端数控系统,80%以上的高精度长寿命丝杆导轨依赖进口。机器人领域大量使用的动力学仿真、有限元建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相关工业软件国内尚处于空白。三、如锂动力电池、氢能、光伏、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发展重点。我国在这个方面与国外没有明显的差距,但仍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四、生命科学、空天海洋技术领域发展重点。围绕病毒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动物模型等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努力推动病毒学及病毒与免疫系统互作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技术。空天海洋技术方面也已启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实验室布局。

在提出我国新时代科技发展的重点问题后,干院士以三一重工和海尔集团为例,指出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接着对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及其智能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智能化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而这种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有: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二、低品味矿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巨大的压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同质化、低成本竞争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发展智能制造满足客户多样化定制需求;四、对国外矿产资源的依赖度过高,缺乏话语权。

最后,干勇院士对新材料的应用市场及面临难题提出了看法:随着我国经济爆发式的增长,出现了材料能买则买的现状,对材料的原创性、基础性、支撑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新材料成为我国主要的“短板”之一,对产业安全和重点领域构成重大风险;在中国工程院2019年组织研究的制造业26个领域中外对比分析报告显示,新材料领域与制造强国相比差距大,属于对外依存度极高的8类产业之一。如高温合金是航发、重燃和重载火箭发动机中热端部件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材料,但我国落后美国15~20年;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微波射频、功率电子、光电子的“核芯”,满足国防安全、信息安全、智能制造、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但核心材料和器件技术与美国整体差距落后3-5年;集成电路制造产业所需的八大类近1000种关键材料有90%以上依赖进口;万亿元规模的显示产业所用的关键材料85%依赖国外。由此可见,我国高端装备长期处于“空心化”局面,高端耐热合金、耐蚀合金、特种钢/合金及其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问题突出。

紧接着干院士详细地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地提问,线上线下反映都相当热烈。本次课程干院士不仅将自己多年来在冶金行业内地丰富经验分享给广大师生以及企业,同时对我国未来高端制造与新材料产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导大家继续推动产业的发展,早日取得新突破。(撰稿:顾晨;摄影:赵洪山)





上一条:孙晋良院士一行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下一条:我校推进二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暨学史力行访民意调研会16877太阳集团专场举行

Baidu
sogou